一間間擺滿書籍的農家書屋,一棟棟拔地而起的校舍大樓,一條條寬闊筆直的鄉(xiāng)村油路,一汪汪滋潤良田的深井水……這是呂梁展現出的美好畫卷,其背后是該市為打造民生財政付出的努力。 2012年以來,呂梁市委、市政府充分發(fā)揮財政職能作用,集中財力保障改善民生,不斷加大民生領域投入前10個月,全市財政預算支出176.09億元,而用于民生的支出就創(chuàng)紀錄達到126.94億元,占到一般預算支出的72.09%。 一筆筆 “真金白銀”,一項項 “民生套餐”,民生大網越織越細,提升著呂梁人的 “幸福指數”,溫暖、滋潤著百姓的心田。 “娃娃上學、看病不掏錢,坐在家里知道天下事,閑時還可以吹吹笛子!迸R縣安業(yè)村一位70多歲的老大爺說。 2012年,呂梁市提出了財政支出向 “三農”傾斜、向社會事業(yè)傾斜、向困難群體傾斜的政策,力爭做到 “三農”投入、公共服務投入、社會事業(yè)與財政收入增長同步,有力地保障了民生事業(yè)重點支出。 在呂梁市本級預算中,農、林、水、氣等事業(yè)費增長151.91%,教育、科學、文化、體育等公共事業(yè)增長27.59%,醫(yī)療衛(wèi)生和社會保障增長22.16%,經濟建設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類增長61.85%,均高于一般預算支出增長速度。 正如呂梁市財政局黨組書記、局長閆建科所說: “新時期衡量財政工作好壞的主要標尺是什么?那就是民生政策是否落實,公共服務是否到位,困難群眾的問題是否得以解決! 如何盡快讓全市280多萬農民群眾富起來,是呂梁財政一直關注的課題。 為此,財政部門一方面有針對性地全面減少 “三公”經費預算,另一方面增加支農、惠農投入力度,把更多的財力投入向農業(yè)傾斜。全市鋪開了設施蔬菜、千井富民、經濟林建設、扶貧移民搬遷等農業(yè)四大工程。截至2012年10月底,累計投入四大工程建設資金4.92億元,其中市級財政已撥付2.51億元。 如今,財政投入效果顯現。在孝義,1個1000畝、2個500畝、3個100畝的集中連片設施蔬菜示范園區(qū)已全部建成,累計建成蔬菜大棚4000多個。在臨縣,全年新打40口深井,投資3174萬元,完全由財政埋單,總計可發(fā)展灌溉面積1萬余畝,受益人口3.2萬人。在方山縣大武鎮(zhèn)長申坪移民新村工地,占地近百畝的19棟948套單元房已拔地而起,建成后可解決周邊8個村、2100多人的移民安置…… 與此同時,呂梁市加大財政投入力度,強力推進農村新 “五個全覆蓋”工程。全市完成3066個村2.23萬公里的硬化任務,總投入達30億元。148個鄉(xiāng)鎮(zhèn)、3112個行政村全部建起了村文化活動室和農家書屋,并為每村配送了價值2萬元的圖書和5000元的文藝器材。全市3105個村建起農民健身場地,配備了健身器材。從去年起,各級財政對新農合的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240元,2013年起個人籌資標準將達300元。此外,中等職業(yè)教育免費也實現全覆蓋。 在此基礎上,呂梁市又推出便民五件實事,解決了幼兒上學難、村民洗澡理發(fā)難、夜晚出行難、碾米磨面買豆腐難和辦紅白事難的問題。2012年,市財政對 “五件實事”的預算達2億元,成為農村居民幸福生活的新起點。 薛建榮 王三偉 |
聲明:因本網站上的健身器材,跑步機,籃球架,體育用品,塑膠地板,動感單車,舞蹈把桿可能因為顯示器顯示效果不同,如果和實物顏色不符,依實物為主,請大家諒解!具體詳情請咨詢:029-85420958 |